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五月初,刘明本来应该在幽州范阳的府内,享受难得的清静。可是陆续而来的两封书信,让他的愿望落空了。
首先,第一封信是杨军来得。
信上的意思大概是说:到了新地方一切安好。那些俘虏大部分都愿意留下。庄园已经建立起来。希望刘明早日给那里定个字号。同时信上还说:刘焉给刘明的那块土地挺好,方圆百里,土质肥美,附近还有河流,不管是开荒还是畜牧,都是一块风水宝地。只是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好!他位置在白登和云中之间,都在长城之外了,这里历来是胡汉杂居之所!甚至可以说是胡人(鲜卑、匈奴、乌恒等在当时的统称)定居之所!只是在大汉打败了匈奴之后,从行政地理上划了过来。可实际上还是有胡人放牧的。现在刘明在那安置人手,已经开始引起了一些冲突。只是因为杨军带去的人手众多,才没出什么乱子,希望刘明早日想个办法。
刘明看完信,这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刘焉那么大方,敢情是康他人之慨呀!
杨军这信里的主要有两个请求。
第一个到还好办,既然那里适合放牧,起名叫天马牧场好了。正好养那些买来的好马。想到那些好马,刘明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这一年来苏双为自己买了六千匹好马,在那杨军狠狠地压榨下,自己不过才付出了四十多万斤的酒,则合成粮食不过才两千多石,可以说是分文未花,只是用一些虎啸山庄吃不完的粮食,就做成了如此大的买卖,真是上算!而且那苏双对自己还千恩万谢!甚至就惦着投靠了自己,真是有趣!
可是刘明紧接着想到第二个问题,立马就笑不出来了。最后刘明一狠心,既然那里有方圆百里大小,还是一个三不管的地界,干脆建一个长宽各十里的大城,一劳永逸。于是命令自己手下的所有水泥厂,停止对外贩卖水泥,一律支持杨军筑城。同时命令杨军再挑选十营的兵丁已备后用。并让拓跋一族,分一些人到天马牧场帮忙打理,这些人既可以是帮助放牧,也可以帮着训练骑兵,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和周围的各部族沟通!缓解和那些部族的矛盾,甚至可以雇用那些部族。
刘明想的是挺好,可是想得有点简单了,最少他就没想过私自筑城是多大的罪过!在刘明的理解里,不过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盖个房子,然后又砌了一道院墙罢了。
既然刘明没想到,他底下的那帮人早就认定刘明是要成大事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提醒他!这事也就先这么办了!
其次,第二封信对刘明来说,更是不好!
这封信,与其说是信,不如说是一纸调令!
这封信是左中郎将皇甫嵩写给刘焉的,可是内容却是和刘明有关。简单的来说,就是皇甫嵩此时战力吃紧,更因刘明连克两州的黄巾叛乱,其功绩都被两州的太守保奏,现在连皇上都知道了,并因此对三个中郎将的战果大为不满,这样对皇甫嵩、卢植、朱隽三个中郎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皇甫嵩无奈之下,只好向刘焉求助,希望借调刘明到军前效力。
刘焉接到这信,看那信中的措辞,倒是婉转,诚恳,可是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不容拒绝的。那皇甫嵩虽然只是左中郎将,与自己的官位差不多,甚至由于自己是皇亲,而且管的还是大州大郡,并且还是边防重镇,自己可以说是要压那皇甫嵩一头!可是现在朝廷命何进那个外戚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负责剿灭黄巾乱党,那何进又只是屯兵都亭,说是要严守司隶,保卫洛阳,保护皇上的安全。其实就是胆小,怯战!这何进为了掩饰自己还请旨,让各州各郡扩招军备,讨贼立功。又命皇甫嵩三人各领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乱党,可以说现在实质上剿灭黄巾乱党的重责,已是落到了皇甫嵩等三人的头上,这三人受如此重责,倒是有权征调地方支援。而且快速剿灭黄巾乱党,从哪方面来说,都绝对是为国出力,对汉室的江山是大有好处的!
刘焉详细盘算后,于是就把这封信转给了刘明。虽然刘焉没有硬说,也没有表示一定要刘明前往皇甫嵩那里,可是那话里的意思十分明显,清楚的表达了身为朝廷重臣,要顾全大局,要从朝廷的利益出发的等等观点,弄得刘明连装傻都不成,只得答应了刘焉,带人前往。
就这样,这接连而来的两封信,又再一次破坏了刘明的美好生活。
刘明带着关羽、张飞领兵前往最近的战场,也就是卢植所在的战场——广宗。
这一回,刘明吸取了前几次战斗的经验,此次就带着骑兵,其余是什么也不带了,而且抱定了主意,黄巾赶散了就完,绝不再收俘虏了。
为什么?你是不知道呀,刘明前几天无聊的时候,算了一下,这些日子已来,刘明自己竟陆陆续续的收了差不多十三万的人了,再加上自己原来的人手,自己现在要养活十五万多的人口,这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多少金钱?不过还好,仗着前两年攒的粮食够多,自己手底下的竟没一个向自己喊粮食紧张的。可是自己既然明白了,能不急吗?还非得等地下人来找自己诉苦,求助?那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当时刘明就暗自抱怨杨军、厚德等人,心说:厚德也就罢了,可杨老你那么精明的人,也不说提醒我一下,在天马牧场就把那么多的人都收下了。我还一再地告诉你,乐意走的就让他走,可倒好,竟没几个
喜欢无奈三国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