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武官向来不和,说是水火不容也不过分。
自古以来,除了廉颇和蔺相如那样的好基友,没几个文臣能和武官说到一起去。文人看不上武人鲁莽,武人又嫌弃文人酸腐,而大延朝建国已久,这种矛盾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消除。
战争时期尚能一致对外,可在这太平年月却一直内斗不止。
宋恒当即提笔,写下手令,调武安卫、临水卫入锦州城,协助城防,遇到扰乱治安的宵小一律抓起来!
当然,若是遇到干扰公务的也要一并抓起来!关上他几天!
职务空缺?没关系,咱们都指挥司可以派人顶上嘛。陛下说了,文武一家亲,布政使大人你也不要推辞了!
锦州城防系统一直被抓在承宣布政使司手里,隶属于六部,是文官集团把持的军事力量,跟锦州的其他军务完全分开,之前一直都是铁板一块,可如今……就不好说了。
都指挥使宋恒把写好的手令呈给端坐一旁的年轻人,此人一身藏蓝直裰,身披黑色大氅,剑眉星目,五官深刻英俊,仅是坐在那里,就如一柄开了刃的战刀,锋芒毕露,令人胆寒。
“七殿下以为如何?”
“可。”李烨看过后,点头应允,宋恒当着他的面将手令下发至麾下各处卫所。
世人皆以为他宋恒京中无人,却不知他与七皇子私交甚久。
而与此同时,九皇子李熠却被扔在承宣布政使司里,对着一干文臣保持微笑,除了脸笑得有些僵,一切都好。
景帝十六年,三月十五,辰时。
策论大比如期举行,与初升的太阳一起,众士子登策楼。
一人一桌,没有椅子,站着考试,取顶天立地之意。
比试共分三轮,一比策,二比论,三比观,总共三个时辰。
策为策问,就是问答题的形式,属于笔试类,一人一张卷纸,十道题目,限时答完。
论是议论,考的是时事政治,主考选一个类别,可农事,可民风,可时政,然后考生作答,同样限时。
与正经的科举考试不同,策论大比的突出特点就是:简短有力,直指要害。
废话连篇?
不要!
长篇大论?
走开!
总结下来,短小精悍四个字,才是其中精髓所在。
第三场观,则是即兴选题,考得是士子们的思想深度,往年均由主考操刀来现场选题,可今年这个任务,恐怕要交给从盛京来来的两位凤子龙孙。
选题是个烫手的山芋,可必须得接着。
选得好并不体现你博学多识,身为主考,鸿学大儒,选个题有什么了不起的!
选的烂又实在影响名声,文人争得就是口水仗,连个题都选不好!那你当什么主考!
一定骂你个狗血淋头!
可今年,正好两位皇子大老远跑来顶缸了,真是困时有人递枕头!
身为主考的翰林院方学士本来还愁眉苦脸的,现在心里却简直乐开了花,翰林院虽是内阁大臣的摇篮,但是其竞争程度相当激烈,稍有差错就会被拉下马,天下士子不把你踩个头破血流才怪!
既然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方学士看向如救火英雄一般两位皇子,神色愈发亲善起来,连忙请二位殿下上座,自己坐于下首。
他身旁是锦州布政使,对面是都指挥使宋恒,都是大佬级人物。有座位的全是四品以上的官员,鸿胪寺少卿谢文信亦在其列。
谢参政落座于第三等级内,紧挨着第二等级的谢文信,可谢文昌并不与自家兄弟亲近,而是忙着跟一干同僚打哈哈,时不时的再瞟两眼顶头上司布政使大人。
这位大人是寒门出身,自然对这种有利寒门士子的比赛十分支持,今年能办得如此盛大,与他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
对此,谢文昌异常不屑,撇撇嘴,心道,寒门难再出贵子,到底见识浅薄,对这种旁门左道推崇备至,简直不知所谓!
他扭过头,与同为公侯府出身的右参政开始交流,二人先互相问候家中长辈,又论及宗亲氏族,相谈甚欢。
瞧瞧,这才是上等出身该做的,谢参政优越感十足瞥了眼布政使大人,区区寒门小户,根本不足挂齿!
这时,居于首位的七皇子李烨突然发现一个身影,于众士子中,一袭普通青衣在他看来却异常醒目,如修竹净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倒是意外……”李烨墨眸微阖。
一直同九皇子说话的布政使大人,见七皇子正盯着某处,好奇之下也跟着望过去,待看清后,先是一阵哑然,后又忍不住去瞟了眼谢文昌,笑容十分古怪,道,“本官竟不知谢参政也是我辈中人,亦对策论大比感兴趣,没想到,真没想到……”
啥?
谢文昌满头问号地顺着布政使大人的目光看去,然后浑身一个激灵,险些从椅子上蹦起来,他死死盯着策楼第三层的那个青色单薄的身影,几乎目眦欲裂,若不是周围同僚太多,又有两位皇子高高在上,他一定会咬牙切齿地喊出来那两个字——
谢瑜!!!
竖子尔敢!!
第十一章在线阅读
喜欢重生之豪门庶子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