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
沈锋看完奢时光欧洲i的框架协议,虽然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商榷,但基本很满意。
“那就好。”爱德华长出口气,满意就好,不枉自己这几个月奔波劳碌。
“这么样?”沈锋见香水王子如释重负的模样,调侃道:“明年就是真正大富豪,在家里有没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哈哈哈!”爱德华忍不住笑出声,不得不说还真有点!
相比较其他巨头出海四面楚歌,奢时光反而一帆风顺,毕竟走最高端小众,服务于金字塔顶级土豪,面对国内千亿甚至万亿的奢饰品市场,欧洲人还不赶紧跪舔?
“其实欧洲人很抠门的!”爱德华笑道:“最近全球变暖,那边夏天也能热死人,就这很多家庭连空调都不舍得买。”
“地铁和火车经常因空调故障遭到吐槽,去年高温席卷欧洲,德国电扇都脱销了,大小商场挤满避暑大军。”
沈锋哈哈大笑,看过一篇行业报告,欧洲家庭空调的使用率远远没有国内普遍。仅占全球空调市场份额的6%,而美国占到23,国内轻轻松松35。
多亏格力和美的。
“就拿巴黎举例,空调加室外机最少800欧,安装费随随便便1500欧,这还没加上高昂的电费……”
爱德华王子明显是有生活的人,吐槽道:“别以为欧美发达国家在花钱面前都是一丘之貉,这些国家要是抠起来,可能连老太太们都想说打扰了。”
“很多英国著名影视作品里,家里不仅很少用空调,连电视都很少见对不对?”
“是的,他们不仅空调都省了,很多为省钱,干脆连电视都不看!”
沈锋醉了,要说年轻人有网络,老年人除了睡觉什么都不干吗?
“没办法,英国本土的电视节目都是要收费的,哪怕只看短短的一分钟,立马会有相应的电视节目缴费清单寄到你手里。”
“对于他们来说看电视是非常鸡肋的开支,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每月花7欧元电视费在一个根本不必要的东西上,这些钱还不如用在酒吧里买啤酒看免费电视。”
爱德华喝口咖啡,继续道:“别以为英国人一直是理性消费的担当,就连以感性著称的我们法国人,传统观念都秉持着未雨绸缪的金钱观:y。”
“每年夏天几乎有一半的人宅家而不是度假,上餐厅并不便宜,大多数家庭都是自己做饭,甚至很多父母给宝宝的用品,都是上二手网站买的。”
“只要在待过法国一阵子的人,都应该常听到当地人指着某项东西抱怨:这好贵!”
“德国和荷兰更是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国民储蓄率很高,吃饭照常都是aa制。物价水平在欧洲各国来说更低廉:廉价超市、便捷旅店、打折商品应有尽有。”
“京城看着各种奔驰宝马法拉利名车争相竞赛时,去德国荷兰的街道转转,高个子偏偏爱开小车,基本都是小巧的丰田雪铁龙。”
“尤其爱开手动挡汽车,油耗低,节能环保又省钱,再不然就骑单车,荷兰自行车帅哥美女比比皆是。”
沈锋摇摇头,说好听叫环保,说不好听可能真是抠门?
“猜猜这个是干什么用的?”爱德华展示一张照片道:“学名叫flesser”
“说白了就是荷兰人为了清空罐子里最后一滴酸奶或者果酱,专门发明一种特殊的刮瓶器……”
“舔瓶子的东西!”
沈锋暗自庆幸,幸好奢时光在国内,否则早就黄了。
“号称欧洲心脏的比利时,每一到两个月开车到德国大采购,加油到邻国卢森堡……”
“现在物价高到飞起的瑞士人来说,幸好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安省交界,每晚三万多瑞士人冲进法国各种消费……”
“尤其是日内瓦人,白天瑞士上班,晚上在法国睡觉,为了逃避税务还偷偷摸摸过着高工资低成本的跨国式逃税生活……”
“每年还因为垃圾各种打仗,烦都烦死了。”
沈锋点点头,法国、荷兰、瑞士这些国家,祖辈就是农业起家的,这些人从贫困逐渐走向富裕,逐渐培养后辈他们务实劳作、居安思危的美德。
跟存款为零的老美不一样。
p heureux, vs
要生活得幸福,我们低调藏起来过日子。
人们总在寻求储蓄和消费之间,找到舒服的平衡感,你说欧洲人抠吗?
其实在某些方面并不见得是,只是消费文化观念各有差异,对生活做减法而已。
比如宜家就给贩卖简单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创始人英瓦尔就被媒体称为瑞典最节约的人。
出门乘公共汽车、飞机搭经济舱、火车坐二等车厢、在大排档跟管理层开午餐会议、住最便宜的旅馆、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理发只花12美元、喝廉价的威士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体验性消费。买的是体验,而不是东西。
更愿意花在一件让他们感觉愉悦的经历上,比如去周游世界,学一门想学的技艺,欣赏一次顶级芭蕾舞或歌剧表演,或者尝试一把潜水、攀岩、跳伞,甚至也就是品尝一次米其林星级的厨艺……
跳出舒适圈,寻求新世界。
因为体验和经历能融入我们的生命历程,而商品永远不可能。
当然人家经历过大富大贵,现在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对于国内来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教化,慢慢来吧。
送走爱德
喜欢我只选对的(我真是万亿大佬)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