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的是,燕安王的下场历历在目,大周其余三大塞王都是吓坏了。
那几年,谁也不敢闲着,纷纷在暗中扩兵,悄悄屯粮,磨刀霍霍,以防某日会落得与燕安王一样下场……
于是,荣华的那几年并不好过。
虽然她依旧锦衣玉食,努力无视乱象,可朝堂上的压力还是一bō_bō袭来。此外,不甘被架空的新皇也一直忿忿不平。荣安则一直努力照顾着这两个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新皇几次私下冲她发脾气,责怪荣华和先帝。
新皇怒骂朱永昊胡乱贸然对燕安王动手,才导致了之后不可控的一切发生,才导致他登基后竟是面对如此乱摊子。
荣安刚开始还劝,可后来儿子不耐烦,冲她喝到:
“你懂什么!燕安王本无罪,朱承熠本也不用死,那千人之死都只是父皇一手策划的好戏!是他亲手亲自策划了那场血案!他才是始作俑者!
否则如何逼得燕安王主动举起反旗,如何逼得大周上下支持他撤藩。他如何去斩获威望成就他的名声。他那么做,只是想要名垂青史,他更害怕死后会被人戳脊梁骨骂他违背太祖遗愿,怕留下他弑杀亲族的污点!
还有兴王,他就是个呆子!他根本就威胁不了父皇也没有什么用,可父皇却厌恨这个挡在辈分排序上让他必须恭谨善待的长兄。有兴王在,兴王才是父皇那一辈永远的嫡长子!父皇是用最完美的办法除掉了这个碍眼长兄!
他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却将大周在往战乱上送!还有鞑子,听到他要灭了燕安王,自然振臂高呼万岁。燕安王一脉,与他们打了百年,血海深仇,此刻有人代劳,自然让他们造什么文书都愿意,送多少口供和人证都情愿,让他们如何配合都答应。可到头来呢?反而便宜了那帮鞑子!”
儿子唾沫横飞,拍掉了一桌子饭菜,激动地青筋爆起,当时的荣安惊呆了。她那时才隐隐意识到,或许自己对朱永昊的了解连皮毛都未达。
“母妃,人心险恶,您在虚伪繁华表象下活着,又能懂什么?”
暴躁的新皇哪哪儿都看不惯,越发急于亲政,越发不满荣华的懈怠和偏安宫中的模样。
他几次提出亲政,可荣华却觉得还能等一等,廖家的实力还可以继续扩充一二,所以荣华一推再推,迟迟未能给出准确时间。
这才有了后来,新皇毒杀荣华只为迅速夺权,只为赶紧亲政……
今晚,往昔一幕幕袭来,荣安注定难眠。
所有的症结都在燕安王。不不,准确说,是朱永昊的除王大计。
他贸然打乱局势,导致一发不可收拾。偏偏他又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最终闹了个早死下场。他若真有本事,就该堂堂正正去拿权,又如何会诡计一出出。
燕安王冤枉委屈,他的报应说到底发生了。早先出钱出力灭杀他们之人到头来也都多少得了报应。因果循环,倒是一报还了一报。
所以,没错,朱永昊就不该成为皇帝。这个人,眼高手低,以完美君子形象示人,可能力有限,为人虚伪卑鄙,他才是关节点啊!
前世的荣安的确稀里糊涂,今日从朱承熠的立场一思量,这才将前世今生的种种全都连到了一块儿。
朱承熠两次千里而来,都只是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下的一番挣扎。他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没能挣得过!
燕安王那里有所察,所以他第一趟,应该是亲自来找出了燕安地的最大威胁。
不管他是用了什么方法,总之他找对了。正如爹的暗示,挑唆两地关系的,正是朱永昊。
而就朱承熠此刻的能力和位置,并不足以将朱永昊拉下太子位。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毁坏朱永昊与虞家的联姻。在他看来,爹有能力,兵权在握,还得了圣上信任,是一号相当危险的人物。
一旦两家结亲,那么朱永昊实力大涨,对燕安地出手是早晚。
再加上荣华身上的凤格传说,让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太子和虞家身上。
荣安深以为然。
朱永昊最终选择荣华,也是在多番的考量下选定的。
颜家表妹好是好,可亲上加亲的意义不大。毕竟皇后便是颜家出身,他还怕某日颜家会抛弃他不成?
常家虽是老牌勋贵,有许多老族人脉,但那到底是早先的关系。哪怕再根深蒂固,但随着兵权被卸,常家显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陶家那样学士之家确实不错,不管前朝后宫都能帮上他大忙。然而这样的选择却不足以拉大他和兄弟们之间的差距。毕竟众皇子都有一共同点:便是没有兵权。那才是可望不可及的。
相比下,荣华母族身份上有前阁老的人脉,父族身份上有兵权,她本身还有凤身之名,无疑是最好选择。事实也证明,前世在定下太子妃之位后,朱永昊与其他皇子们差距顿时有了明显的拉大。曾被朱永昊视作劲敌的八皇子,从此也再入不了他的眼……
所以朱承熠是有过考量的。
当日他跟着荣华应该本打算是要找到爹或荣华的弱点把柄,哪知一下跟到了荒郊野地那个庄子,这才上树观察去了。自己分明的捣乱之心正合了他意,所以才有了他的出手相帮,也才有了他一夜之间弄臭了廖文慈的名声还收拾了府医之事……他比自己更不希望两家联姻。
清风坛那次,是皇后和太子主导策划,所以他想搞乱子,结
喜欢我家皇后又作妖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