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年,6月14日,小暑第2日,徐州。
“鞑子疯了,快,开炮,开炮!”
徐州城南,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正在疯狂地向城墙涌过去。这些人大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显然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蒙军从周边拉来的民兵。
蒙军对徐州的攻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整,除了一开始几天攻势比较猛烈,其余时候攻击并不怎么频繁。蒙军大部分功夫都用在了到周围收集炮灰上,隔三岔五才驱赶民兵攻城一次。而今天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攻势格外猛烈,蒙军似乎把家底都用上了,无边无际的民兵朝城墙攻了过来,让城墙上的宋军分外紧张。
不过,就如同之前的进攻一样,虽然来势汹汹,但当到了城墙前方的时候……
“轰轰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响,这次它们发射的不是穿透力强而杀伤力弱的实心弹,而是由大量小石子和铁屑组成的铁砂弹!这种宋军自主研发的霰弹,虽然比不上东海军由铅弹组成的真正霰弹,但是对付下面这些不穿盔甲的乌合之众是完全足够了。被这些细碎物体打中的话可以说必死无疑,即使当场不死,之后也会因为外邪入体而死。
这一个月来,由于东海海军的掩护,徐州城与外界的水路联系并未断绝,甚至还有余力运来新的火炮——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扬州方面的铸炮技术快速进步,最新的平虏将军炮有了一次明显的升级,在保持一千斤重量的前提下,口径从两寸增加到了两寸五分,也就是77,比狮吼炮还大了一些。这倒不是他们特意要压东海军一头,而是为了两军的弹药通用性——扬州那边铸造水平不错,但是没有镗孔技术,内径公差太大,必须做大一点才能顺畅使用狮吼炮的弹药。
由于在火炮威力上已经没有代差,只剩下了制造技术的优势,所以东海商社也没必要再对宋军藏着掖着了,开始向他们出售一些早期制造的狮吼炮,其中有相当大的份额就运到了战事紧急的徐州这边。当然,这笔交易的代价也不小。前阵子朝廷拨下了一批铜锭分给前线各军拿去铸炮,李庭芝给了东海军三万五千斤,才换来二十门铁铸的狮吼炮。事后居然双方都觉得不亏……
在数量充足的火炮护卫下,徐州城虽然遭到了数万大军的进攻,但还是有惊无险地守了下来。
其实宋军还挺擅长这个的,他们虽然得到火炮也没多久,但是之前在常年的被动挨打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用器械守城的经验。北宋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就详细记述了用“炮”(投石机)攻城和守城的技术关键,细节甚至精确到了砲石飞过来的时候该怎么躲、该用什么样的武器还击等等,现在换成了火炮,虽然并不完全一样,但总是能触类旁通的。
边居谊亲自操作着一门从东海军进口过来的旧狮吼炮,向城下倾泻着铁砂弹。
这种炮比他们自铸的炮要轻便得多,设计也到了舷边甲板上,看到小雪号上的符凯伟,主动打起了招呼:“哈,竟是符提督亲自来迎,真是折煞小底了!”
符凯伟曾经带队去涡阳城下救过夏富一次,两人又年纪相仿,很快就混熟了,开起玩笑来也是不顾忌。
符凯伟也笑着回应道:“夏公子来的正好,我正煮了粥呢,来,来我船上多喝点,京东路的小米养人呐!”
与困于粮草的蒙军不同,入夏之后,宋朝江淮一带风调雨顺,农田取得了丰收,仓储充盈,给宋军带去了充足的底气。
夏贵在稳固了宿州一带的防御之后,便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番。由于有了三十年前端平入洛失败所带来的教训,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向千里赤地的河南方向发起进攻,而是试图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给已经“陷入僵局”的南北战事添一把火。
历史上,夏贵也做过同样的事。他的作战思路非常大胆,派遣了一支部队走海路绕山东半岛北上,攻占了利津,袭扰河北的沧州等地,还试图杀入北清河,去济南救援李璮。说起来,这思路倒是和现在的东海军有些像,但是很可惜,彼时的那支远征军实力不足,在滨州被韩世安所败,最后不得不撤回海州,只能坐视李璮灭亡了。
这个时空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东海军已经完成了夏贵未曾做到的历史任务,所以他也不需要再走海路行险长征,而是想着在陆路上趁机攫取战果。当东海军得知夏贵的意向之后,发觉这是个利用他的兵力缓解己方压力的好机会,于是就让商务部的王泊棠带了礼物去游说夏贵,让他进入山东腹地,与东海军协同作战。
名义上夏贵还是东海军的上级,王泊棠也没法强行给他下什么调令,只能根据军委会的计划,向夏贵提了在三个方向出兵的建议,让他自己斟酌。
这三个方向也就是南中北三路。一是南路,走徐州沿南清河北上,攻取济州、东平等地;二是中路,经沂州过沂蒙山,与东海军配合,在泰山之中攻城略地、抵御蒙军反击;三是北路,北上淄州,接管本地防务,防止济南方向的蒙军向东方流窜。
这三个方向,不管他选哪一条,都能为东海军分担不少军事压力。不过夏贵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狐狸,看出走南路要和按脱的大军硬拼一场,走北路也要直面三十万蒙军的压力,最终还是选了中路。
夏贵的方案是,先从沂州东海军已经占领的地盘进入群山之中,然后与滕州那边的李庭
喜欢1255再铸鼎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