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流行一种战术叫“闪电战”。
其核心思想是在准确掌握情报之后用最快的速度集中兵力切入敌人的弱点。
于是便无往不利,甚至在坦克开进敌人城市时还有交警在维持秩序。
秦时当然无法像二战那样用坦克、用空降兵或是用机械化步兵打“闪电战”,但可以用船、用骑兵打闪电战。
情报方面就不用说了,秦军不久前才一路从汝阴退回来,道路、防御、水文等情况沈兵那是查得一清二楚并绘制成地图。
甚至在退回埠城之后还不断从楚境传来情报。
同时沈兵也知道楚军没有准备。
这时代传递命令速度最快的就是信鸽,然而据沈兵得到的情报是楚军并没有携带到汝阴的信鸽。
这主要是因为汝阴虽是防御重点但却不是通讯重点。
项燕的通讯重点是寿春,是楚王负刍,他在前线的情况以及决策都需要向楚王负刍报告,需要楚王负刍协调后勤,有时还要取得他的同意。
至于汝阴……若是设置好驿站来个八百里加急,半天时间就能赶到,信鸽完全没必要。
沈兵瞅准的就是这个漏洞。
如果黑甲军能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呢?
那是不是就相当于楚军的信息传不到?
或者说是楚军才刚得到信息还来不及准备?
这就是沈兵选择夜里进攻的原因,夜色里黑甲军沿着沙河顺流而下的速度没受多大的影响,但楚军八百里加急却快不起来……
没马镫的马就是这样,夜行要是速度再快的话,一路都不知道要摔多少活,能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都是问题,在城头的楚军远远看到一队船队过来就喝令停下,然后城下的楚兵就打着火把前来察看。
黑甲军哪里会管这许多,一道箭雨过去就将这几名楚兵射成了刺猬。
陶城的楚军立时就乱了起来,水门“咔咔”放下,牛角号一阵连着一阵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将一拔拔还在睡梦中的楚军拉上了城头。
黑甲军则不慌不忙的在运河旁登陆:卸下战马,赶下马车,然后再在城下整队准备攻城。
“陶城有两千楚军。”陈端向沈兵报告道:“皆为步兵,另外还有一千劳力。不过距城十里有五千楚兵,半个时辰或会赶至。”
事实证明古时援军远没有这么快,因为情况不明不会随意派出援军,另外还要整军、步行等,最后这批援军近一个时辰才赶来。
沈兵点了点头。
他早就在陶城设下了探子,这些探子已探明情况在这里等着,于是黑甲军一带就能得到最新、最详细的情报。
“速战速决!”沈兵下令。
陈端应了声就去安排了。
王贲在一侧忍不住问了声:
“副将,这陶城虽说不是坚城,但想拿下也绝非易事。”
“且我军为不善攻城的骑军,如何能速战速决?”
陶城构筑密道的事全由沈兵亲卫经手,由于保密原因所以只有沈兵和陈端两人知道,是以王贲才有此一问。
沈兵笑着回答:
“我军撤退时便是由此城离开,哪能不做些手脚。”
“稍候片刻,城门很快便开了。”
王贲这才恍然大悟,心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沈兵设下的计,只怕连退兵也是……这一来自是对沈兵又敬又佩。
果然,只过一刻钟城内就火头四起一片大乱,接着城门就在一片嘈杂声缓缓从两侧打开。
候在城门处的黑甲军立时就抽出青铜剑高喊着冲杀了进去。
城内的楚军见此情况哪里还敢反抗,只能一个个举起手来投降。
沈兵也懒得理会他们,只让人将他们尽数绑了堵上嘴丢进房内。
黑甲军则用最快的速度取出放在城东山上的物资并换上楚军骑兵的盔甲……这些是与项络骑军作战时缴获的,沈兵特意留了三千套此时使用。
当然藤甲这么宝贵的东西是不能丢掉,再放回山洞里藏好。
转眼间三千黑甲军就变成了三千楚骑,然后旁若无人的越过楚军防线直奔汝阴。
一路上迎面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运粮队,各个方向的都有。
这些运粮队都是楚国各贵族运往埠城的。
此时楚国贵族的意向已被项燕成功扭转,或者也可以说是贵族们知道项燕已打胜仗将秦军驱逐出楚境……更重要的还是项燕损兵不多。
项燕损兵不多也就代表着大王实力还在。
如此一来,若战局稳定而贵族不好好表现一番的话,项燕和大王这一回头岂不就要拿他们开刀?
于是贵族们哪里还敢偷懒,乘着战事还没结束争先恐后的往前线运粮。
碰到这些粮队,黑甲军也不废话,只是策马上前告诉他们粮食被征用了,令他们将粮食聚成一堆放上一把火烧了。
这只看得那些运粮队的兵士和劳力一脸懵。
其中有些人似乎察觉到这些骑军是敌人所扮,但即便想要去报信示警也来不急。
因为黑甲军就是骑军,而且是轻装简行由大道直奔汝阴……这时代还没有比马匹更快的交通工具。
喜欢大秦工程兵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