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原著中曾有一段描写贾家年节时应酬往来的文字。正月十七薛姨妈家请吃年酒,正月十八日荣府赖大家,十九日宁府赖升家,二十日就是林之孝家请主子们吃年酒......
从这个请贾家主子们吃年酒的日子排序就可以看出林之孝家在宁荣两府的地位。比不上赖家俩兄弟,却绝对领先其他贾家管事。文中描述少,也许是林之孝俩口子谨慎低调,不像旁人那般张扬吧。
看到这段吃年酒的文字,就可以知道林嬷嬷为了她那一双孙子孙女去求贾母,有赖家放籍的旧例可循,也不是多费口舌的麻烦事。
但林嬷嬷却没选择去求贾母,而是细细考量了一番,吩咐儿子儿媳备了一份重礼后,亲自带着儿媳妇去求了凤姐儿。
良禽折木而栖,虽然凤姐儿不是一块好木头,但她却是府中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如今她又管着家,是现官不如现管的局面。重礼托付之下,以这位管家奶奶的性子,不怕她推脱。
之所以会选择凤姐儿,主要还是因为赖家已经隐约站位二房了。
怎么看出来的?
知道宝玉喜欢漂亮丫头,还特特给老太太送了晴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赖家一直是老太太的心腹嫡系,顺着老太太的意思倒向二房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他们林家之前不与赖家争,有老太太的意思,也有他们家不想出头以及枪打出头鸟的顾虑,如今...退不得了。
既然赖家选择了二房,那他们就只能不动声色的往大房这边靠拢了。
说不上投靠,不过是因势所趋的选择。
其实说起来,如果大房想要保住荣国府里属于他们有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期待老太太早日归西。不然真拖到二房那双子女起势了,再想要守住原本属于他们的东西就难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太太若归了西,二老爷没爵位,还得丁忧守制。那靠着老太太才稳坐荣国府大管家,又投靠二房的赖大一家,怕也是明日黄花的命数。
林嬷嬷在心里轻叹了一声,由衷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凤姐儿时常说林之孝俩口子是一对天聋地哑,但实际上这俩口子的嘴巴就没一个是笨的。
这一次有林嬷嬷打头阵,林之孝家的掠阵,却是仍旧没显出林之孝家的口齿来。
先上重礼,再适合说几句两房现状,最后表一回忠心,以凤姐儿爱财舍命,不禁夸,也不禁激的性子,这事压根没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
凤姐儿得了好处,又见林嬷嬷一副不欲张扬的表现,知道这事求到老太太跟前也是一样的结果。如今求到她头上,将来领她的情,就答应的更爽快了。见平儿不在,便叫了个丫头去后楼的库房取身契,要将这事不惊动任何人的悄悄办了。
反正林家那小子离参加科举还有些年头,等事到眼前了,再跟老太太,太太提一嘴也不迟。若是考上了,就当喜事哄一回老太太高兴。若一直没考上,这事就更不需要巴巴的多嘴说上一回了。
二.奶奶表示:小事一桩~
贾家好歹是大户人家,跟着各位太太奶奶陪嫁进府的陪房,外面买来的丫头下人以及这府里一代一代繁衍出来的家生子,光是花名册就好几本,那装身契的箱子更是足足有好几个。找起来虽然不至于多繁琐,但也绝对很麻烦。
于是得了凤姐儿许诺,又见一早就安排过来的婆子们都来回事,林嬷嬷借着凤姐儿有事忙为由,非常有‘眼力’的要带着林之孝家的先离开,又说不在这里等了,等丫头找到身契再去衙门办手续也是一样的。
出了凤姐儿的院子,林嬷嬷就给儿媳妇使了个眼色。那林之孝家的直接去了后楼。背着人用几两银子和一点好处就将春纤的**契换走了。
理由就是春纤是他们家认下的干闺女,甭管亲生的还是认回来的,总要一视同仁才好。
他们没精力教养,就叫.春纤还留在府里学些眉眼高低,规矩体统,所以这事就更不好声张了。
那丫头一听这话,再见林家开出来的好处,无有不应的。
荣国府里的丫头,一般不是给府里的爷们做了小,就是到了年纪放出去配人。
有配小厮的,有配长随的,更有配庄子上或是铺子管事的。当然了,亲事有好有坏,想要一门好亲事,除了你自己有体面,主子给脸,还得家里人上心,不然随便发嫁个阿猫阿狗也是有的。
在这个时代的人心里,女人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没投好,还有第二次改变命运。若是第二次没选好,这辈子就没甚盼头了。所以林之孝家的便以此事做礼,换那丫头守口如瓶,心甘情愿的为他们保守秘密。
那丫头想,那些**契一年半载都未必有人要翻找,这些时间足够她嫁人了。
也不是这丫头有多恨嫁,只是一年小两年大,丫头辣么多,嫁人还是得趁早,不然好的就让人挑走了。
不敢在凤姐儿眼皮子底下弄鬼与琏二爷眉来眼去,趁早将自己的终身大事解决了,也是对自己小命负责的事儿了。
这丫头明显是被凤姐儿前阵子收拾陪嫁丫头的狠戾劲吓着了。
再一个看看宝玉的奶娘,再看看琏二爷的奶娘和二姑娘的奶娘,从丫头到媳妇,只要抓紧时间成亲生产,她未必不能再迎来个事业小高.峰。
能在大宅门里生存的丫头,脑子笨的绝对是少数。这丫头转眼间就想了那么多,于是抓紧机会上了林
喜欢红楼之中间商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