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也不是为了小女儿的死不顾大局的人,她的儿子要做皇帝,只剩等崇祯咽下最后一口气了。为了儿子,宣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女儿入宫,并不困难。
第119章 公主命
周皇后派太康去京畿庄园传令, 以示郑重。太康原本是柳娘的人, 后来做了周皇后的贴身婢女, 成了有品级的女官, 这似乎还没有人知道。太康一向“一心只有皇后娘娘”, 喜周皇后所喜, 恶周皇后所恶。
太康沉着脸回来复命,“启禀娘娘,坤仪公主有恙, 吩咐奴婢向娘娘告罪, 恐不能进宫请安。”
周皇后诧异极了, 忽而想到什么, 手中茶水洒在身上都不知道。
“娘娘~”太康轻呼, 赶紧招呼人来给周皇后换衣裳。
周皇后却顾不得这些, 着急把人打发下去,紧张的拉着太康的手问道:“她是不是知道了?”
周皇后这话问得没头没脑,太康却明白她的意思是,坤仪公主是不是知道了, 知道周皇后对她心有嫌隙, 知道周皇后不喜欢她。从抄了周家,到放任长平公主死亡,再到把一国太子教的与她离心, 满口“正统”“理应”,还有影影绰绰的皇帝昏倒之谜的流言。这些都是当时有谣言,过后就听不到一点儿风声, 周皇后的怀疑却慢慢累积起来,虽然没有证据,但心里总是不舒服。
这些谣言现在找不到丁点儿消息,反而验证了坤仪公主势力之强大。至少周皇后是这么想的,对这个女儿想表达不满,都不敢只说,只敢在小处动手脚。
但周皇后自信自己做的隐秘,每月逢五逢十坤仪入宫的时候她也温柔以对,还时不时赐下东西,给几个皇子皇女的东西也一视同仁,看不出偏差来。唯一的任性就是坤仪不进宫,她绝不宣召,这样小心翼翼的表达不满,坤仪应该没发现吧。不然那怎么会大半年都没有服软,一直是按时按点进宫。
“她应该不知道,对吧?”周皇后惊慌的看着太康,她总想起外人对坤仪公主“智多近乎妖”的评价,也许坤仪早就发现了。她怎么可以这样,自己是她的母亲啊,知道母亲不满,难道不改想办法弥补挽救吗?为什么总是逢五逢十进宫,自己这个母后在她心里就没有丝毫地位吗?
周皇后心思流转之间,又给远在京郊庄园的坤仪公主扣了个帽子,莫名其妙。
太康轻轻扶起瘫软在凤椅上的周皇后,坤仪公主威慑这般强悍,只是猜测就让周皇后慌了手脚。
“启禀娘娘,奴婢去的时候,坤仪公主正在服药,不若您宣御医来瞧一瞧?”太康着重说明柳娘的病是真的。
“对,对,快去,快去。”
太医不一会热就来了,带着给宫中贵人诊脉的详细脉案,“坤仪公主殿下脉案记录只到年初,太医鲜道远随行伺候,脉案尚未归档太医院。”
周皇后听得心高高提起,这是说坤仪有意装病不进宫吗?
“不过,昨日,鲜太医手持公主殿下手令,取走大量药材。”
所以,坤仪是真的病了,并不曾敷衍,也没有发现?周皇后对心又放下了。既然没有近日的脉案,什么也查不出来。
打发了太医,太康不解问道:“皇后娘娘何必猜测,不若等公主殿下好转,再宣召进宫当面问就是了。谁人能比公主殿下本人更清楚,太医和奴婢们都不懂的。”
周皇后看了她一眼,“你果真不懂。”
的确不懂,母女之间,就算有隔阂怀疑,血缘不是作假。有不睦,难道就没有温馨回忆吗?有事儿不亲自问本人,反而要问亲近大臣、奴婢,这是什么道理。
晋武帝怀疑儿子痴傻,不亲自考校儿子,反问亲近大臣,得出“太子淳朴”的答案,因此定了痴傻的晋惠帝做皇帝。皇家人的思维都是一脉相承的吗?普通人真是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啊!
周皇后确定坤仪公主是生病才不来觐见的,放心赐下药材,并遣人去和太子说清楚。“参谋太子妃人选不在一时,等你大姐姐病好再说吧。”
太子接到消息急得团团转,他是柳娘一手教出来的,相比周皇后更明白她的想法。太子原本想借周皇后宣召她进宫问策,一家子私下把话说开就是。如今她不进宫,太子妃人选当然不在一时,满人挥师南下可就在须臾之间。
太子顾不得了,又带着大量药材跑到京郊庄园求见,到了才发现柳娘真的卧病在床。
“大姐姐这是怎么了?可是奴婢们伺候不精,太医院有的御医国手,我这就派人来。”
柳娘笑道:“哪儿有那么夸张,鲜道远太医医术精湛,小毛病,很快就会好的。”
太子又关切的召了鲜太医来见,发现此人不负姓名,果然鲜得犹如一支春花,眉眼精致,气质温文。不先入为主知道他是太医,恐怕会以为是哪位世家公子,王侯世子。
“鲜太医如此年轻,行医经验可丰富?”太子怀疑鲜太医根本技术不好啊。
“臣父乃先太医院左院判,从小受教,别人四十岁才有的医术,臣二十岁就有了。”鲜道远也是个不客气的。
太子就喜欢这样朝气蓬勃的人,哈哈大笑,鼓励了鲜太医几句。又以“辛苦”为由,赏赐他些许物品,连柳娘庄园中的奴婢也人人得了一份赏赐。
柳娘就这么看着太子当着她的面儿收买人心,含笑不语。
太子再提什么前线、大军、满人,柳娘就头疼,“我在病中,脑子都钝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