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威廉、约翰与哈罗德、科尼利尔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在和稀泥的艾尔弗雷德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哈罗德以家族的名义给塔夫脱的竞选基金会捐款,而约翰则以联邦快递公司的名义为杜威站台。
“这不合适吧,范德比尔特家一向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的。”约翰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这么搞很容易让外人误会自己跟家族意见不合,要闹分裂。
虽然约翰这两年混得不错,但他身上最大的光环还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给的。在他的事业没有超越老科尼利尔斯,拥有彻底摆脱这个身份标签束缚的资格之前,贸然发出和家族主流不同的声音,是不是太高调了。很容易给其他家族的大佬留下桀骜不驯的坏印象。
“我觉得没什么,党内初选而已,两头下注的又不只是我们一家。”哈罗德说的是大实话,范德比尔特家族之前的“团结”主要是因为能撑得住场面的人太少,单拎哪个出来力量都有些不足,几个大佬才不得不拧成一根绳。
像杜邦这样开枝散叶分支上百的家族,哪次党内初选的时候不是多头下注。只要正式竞选阶段不给共和党的参选人拖后腿,其他党内同仁也说不出什么来。
“那就这样吧。塔夫脱和咱们家也是几辈子的交情了,罗伯特第一次参选,不支持一下也不好。”威廉也认可了艾尔弗雷德的提议:“约翰,你和杜威都是年轻人,调查坦慕尼协会的时候还合作过,你出面支持一下他最合适。”
得,这就三比一了。虽然科尼利尔斯没说话,但看得出来他也是赞成的,约翰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反正是党内初选而已,意思个一两万美元也就差不多了。
会后,约翰让沃尔特给杜威的竞选基金会捐了笔款子,又带着阿黛尔公开出席了一次杜威的竞选集会,就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反正在他的印象中,范登堡、塔夫脱和杜威这三个人都没当过美国总统,支持谁区别都不大。
结果等六月中旬,费城大会的结果出来,约翰和其他范德比尔特家族大佬都大跌眼镜。除了范登堡早早出局他们事先有预料外,塔夫脱和杜威这两个新人最后居然斗了个两败俱伤,让一个民主党“二五仔”渔翁得利了。
约翰听说,当天的大会一直进行了6轮投票(按照规定,必须有一名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支持才能胜出),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最后分出胜负。最终获得胜利的竟然是刚刚从民主党转投共和党,之前民调支持率仅为4%的温德尔-威尔基。
要知道,选前杜威的支持率可是高达67%的,这种情况下威尔基都能翻盘,简直太罕见了。有些媒体都开始把威尔基的胜利称作“费城奇迹”了。
约翰不由对这个民主党的“二五仔”产生了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上演这出惊天大逆转呢。
其实,威尔基是个从政经验比塔夫脱和杜威还要少的“新人”。几年前,他还是南方电力公司董事长,后来因为起诉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一事才逐渐步入政坛。
在此之前,威尔基不仅是个坚定的民主党人,还是个罗斯福的铁杆支持者。但是因为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统筹田纳西河流域的规划、开发和维护,并为落后农村地区供应便宜电力。
这项新政措施严重损害了威尔基这些私立电力公司老板的利益。威尔基愤然带领19家电力公司联合起诉了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在全美引起了轰动。此案一直到1939年方由最高法院一锤定音,确认了河谷管理局的合法性,并判决私营电力公司无权抱怨政府参与市场竞争。
威尔基虽然最后败了诉,但他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干和力挺企业的姿态却赢得商界和媒体的支持。打那以后,威尔基就认为罗斯福带领下的民主党已经偏离了传统的政治路线,变得越来越反商业。最终决定脱离民主党,以黑马的姿态加入共和党选战。
最初,因为威尔基的从政经验接近为零,其竞选班子也颇为业余,被人戏称为“乡村俱乐部”。他“外来户”的身份也让许多老共和党人颇为嫌弃,像范德比尔特这样的老牌共和党家族甚至都不曾将他放入考虑的名单之中。
如果共和党代表大会是5月25号而不是6月25号举行的话,威尔基是铁定败选。但是随着希特勒的装甲大军横扫欧洲,法国宣布投降,英国缩回岛上挨炸弹。他本来与主流民意格格不入的国际主义外交政策帮了他大忙。
这个时候,尽管大部分民众仍然反对美国参战,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对英国的援助。人们也都认为,此时美国需要一个具有外交智慧的总统,而这恰恰是杜威和塔夫脱的软肋。
杜威过于年轻而且缺乏外交经验,他的“不干涉”政策有点两头不太好。而塔夫脱又信奉孤立主义,两人均不能满足战争时期人们对总统的要求,只有是一贯主张抵抗希特勒,援助英国的威尔基符合他们的期望。
杜威原本希望在第一轮投票中拿下超过400票,一举奠定胜局的,结果只拿到了380票。之后的几轮投票中,威尔基表现非常活跃,不断攻击杜威的外交软肋。现场的代表们开始高呼“我们要威尔基”,场外的声援电报也如潮水般涌入,数量达到了惊人的百万封之多。
在这个紧要关头,杜威从政经验不足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迟迟没有
喜欢1937全球速递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