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好像有墓!”陈子杨下意识的喊了出来。此时在陈子杨的阴阳眼中,整个龙穴被一大团的白色雾气覆盖着,这团雾气呈一个圆饼形,铺在了一处山坡上。圆饼的直径大概有三四十米,从圆饼的外围到中心,白色的雾气渐渐的变成了金黄色,可是就在雾气团最中心本该是金黄色最浓重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有了,连白色的雾气都没有了。整个圆饼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甜甜圈,只不过甜甜圈里面的圈比较小。
这种龙穴的气的形状被称作圆月气。圆月气的出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龙穴已经有人下葬了,并且墓穴还很完整,没有被吃臭的人盗过。龙穴在修建陵墓之时,龙穴表面聚集的气会从墓道中被引入墓室内。当陵墓修建完毕之后,墓道虽然封闭,可是气的流转通道已经形成,只要回填封闭的墓门和墓门之外的石头或者是土壤不算太厚,龙穴表面聚集的气就会一直被引进去,不过会吸收的比较缓慢。
所以一个埋在龙穴的墓穴的好坏有一个标准。第一个,龙穴表面气的聚集量和聚集的速度,第二个,墓穴吸入气的速度。二者相结合,共同达到一个平衡点,让陵墓修建完成之后对气的吸入速度与龙穴表面气的聚集速度能够一致。达到墓外聚气、墓内集气、墓外聚气不断不散、墓内集气不断不散的最高境界。取得就是个长长久久、万年不绝之意,只有这样的龙穴才可以世世代代的保佑后人,这个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出现圆月气。
圆月气的存在说明这个墓没有被盗过,不然的话墓穴被盗洞一通,墓穴里的气的流转就会被盗洞引入的气流破坏掉。圆月气现象也就慢慢的消失了。所以圆月气的存在说明这里有一个完整的古墓。
想要达到圆月气这种最好的平衡效果,就要修造墓穴的人对墓穴外部的风水、地理环境、小气候以及墓内的构造、墓道走向以及封土的控制都达到极高的境界,能够做到二者平衡,要求修造之人深谙风水之术和建造之术。
陈子杨学习《土木工集录》的时候知道,早在唐朝以前,一个好的风水大师必须精通墓穴的建造。那个时候的风水师不光只是寻龙点穴,同时也是墓穴建造的高手,必要的时候还要给龙穴做土木改动。所以《土木工集录》的前身是《土木集》,土集寻龙点穴,木集建造墓穴。
如果没有一个这样既精通风水又懂建造的人来修墓,而是找两个分别精通一个方面的人,那么就很难建造出真正的好穴来,要么会因为封土太厚导致吸气缓慢,要么会以为吸气太快导致龙穴外面聚集的气被吸干,或者会以为墓室结构不合理而不能引气入墓。
在唐朝时,唐朝因为国力强盛和依山为陵的葬制,把圆月气发挥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的这样的优秀墓穴。可是从宋朝开始,这样的风水建筑师渐渐的少了。慢慢的,风水与造墓就渐渐的分开了。传到现在可以说风水建筑师已经绝迹了。包括陈子杨也是如此,让他寻个龙点个穴还可以,他却对建筑和墓葬的构造一窍不通。
在得到《土木工集录》之前,陈子杨很不理解那些帝王的墓穴构造,既然费了那么大的劲,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建造陵墓,为什么走的时候不把墓道填死?而是非要把墓道保留下来,只堵住一段,安个墓门,也就是所谓的封墓,给盗墓贼留下了方便之门,只要找到了墓道就能长驱直入。
直到陈子杨知道了引气入墓一说才明白其中的缘由,不留不行啊,不留的话龙穴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哎呀,这个不合常理啊。这里怎么能有墓呢?”陈子杨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茬,咂了咂牙花子自言自语道。这个动作是他自小就模仿老道的,没想打现在也成了他的习惯动作了。按照陈子杨的想法,这个穴就算是个龙穴,也不可能有人在这里下葬,因为这里的运输在以前非常的不方便,建造墓穴用的材料根本运不进来。
为了验证这里到底有没有墓,陈子杨用土集中的闻土之法看了起来。土集中的闻字诀分为鼻闻土,眼闻木两个部分,指的是通过墓穴周边的土壤以及树木的长势等等,来判断墓穴的规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所谓的鼻闻土,是指墓穴在修建之时挖出来的土,通常只有几种处理方式,一是以封土堆的形式重新盖在墓上,二是就地处理,用于一些龙穴的小型改造或者是堆填。三是运到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处理方法,都会留下可以探查的痕迹。
封土堆这种处理土的方法简直就是在告诉别人这里有个古墓,你来挖吧。而用的最少的办法就是把土用于改造龙穴,因为一来龙穴不是什么人说改就能改的,龙穴的改造非风水术大成者不能为之。改不好的话轻则破坏龙脉,重则埋葬之人的后代和改造龙穴的风水师都会遭受风水的反噬。
而且就算是改造的比较好的龙穴,改造的部分因为缺少了历史的沉淀,却更容易留下痕迹。好的风水师一眼便可以看出龙穴改造的痕迹,从而推知墓穴的构造。
至于把土运至他处是最为稳妥的方法,既可以处理废土,又留下较少的痕迹,不过这种做法也有其弊处,把土石运的远了往往会加大工程量,同时也容易暴露建墓的事情,运的近了却依旧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
而闻木之法,就是靠植被来判断附近有没有墓穴。以前因为运输的不发达,建
喜欢茅山盗墓贼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