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天,魏忠贤都来找魏进贤和贾大岭,有时善解人意的魏忠贤还要带上朱楚生。几个人边吃边讨论有什么好玩的事,供魏忠贤到供人消遣。倒也快活。后来魏进贤干脆提议三人结拜为兄弟。对此,魏忠贤十分感激。因为宦官不管身居多么重要的位置,终究是残疾之人,为常人所不齿。魏进贤有神仙的美名,却甘心和自己这么个无权无势的不入流的宦官结拜,实在是想都不敢想。魏忠贤是个讲义气的人,也是个粗人,深受说书《三国》话本的影响。对于结义之事十分上心。三人于是挑了个吉日,效仿桃园三结义行结拜之礼,魏忠贤为老大、魏进贤次之、贾大岭老三。
已成兄弟,三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魏进贤开始把话题向边事上转。魏忠贤谈论起哈赤,也是长吁短叹,道:“真恨不得到疆场上和建奴一决高下,叫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大明好男儿!”这句话刚说完,魏忠贤的脸色就变了,眼圈红了,气势也沮丧了下来。想来是一时兴奋,忘记了自己已经不是纯粹的男儿身了。不过,这也不是诳语,魏忠贤能骑马、能射箭,据说水平还可以。
魏进贤接茬道:“大哥你是公务在身,身不由己。可叹我一个闲人,有心报国,却无门路。”
魏忠贤:“何不投军?”
魏进贤:“大哥你有所不知。想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出身于草莽之间,征战凡数十年,率诸兵以血肉之躯,白刃向蒙元百万精骑,所向披靡。而今,军饷以百万计,兵甲充足,却被一个小小的建奴一败抚顺、再败清河。这是为何?”
魏忠贤:“为何?”
魏进贤:“若有戚继光那样的良将,小小建奴不足挂齿。”
魏忠贤:“可惜世无良将,使老奴坐大。”
魏进贤:“兄弟以为我如何?”魏进贤看着魏忠贤,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却一定要应在魏忠贤的身上。
贾大岭:“前几日,二哥分析北边的局势,陈先生和周先生都赞赏有加,说什么鞭辟入里,丝丝入扣,二哥绝对没问题。”贾大岭帮腔道。
魏忠贤挠挠头,有些犯傻,好一阵才道:“我在宫中有个兄弟,管理兵甲之事,我去问问他有什么办法。”
过了几天,大老粗魏忠贤才搞明白,原来魏进贤是要入军户,而不是在营哨兵里当个官。他好奇地问魏进贤:为何不作个营哨军官,偏偏要做个军户,并表示,如果需要,做个锦衣卫百户,也不是不可能。而这其实是他兄弟的疑问。
在明朝末年,世袭的卫所兵早就不堪一战,作战的主力变为招募而来的营哨兵。既然是募兵,营哨兵的军饷成为明末的一大负担。卫所兵本来就不花费什么军饷,朱元璋曾骄傲的宣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卫所兵到了明末不能一战,国家财政又十分困难,因此在明末,卫所兵是个十分尴尬的存在,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故魏忠贤的兄弟有此疑问毫不为过。锦衣卫是明朝最大最专业的特务机构(还承担着其他一些职能),但是最大的官也就只是指挥使,一个千户连朝廷大员也要礼让三分,一个百户自然也是极有势力,比之一般的千户高出岂止一头?能做个锦衣卫百户,何苦出京做个不值钱的卫所千户。
魏进贤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军户有自己的土地,方便今后一些仙术的施展,若光是做个营哨军官,未必有这样的方便条件云云。
魏忠贤听闻之后,茫然地点点头,显然没太听明白。于是只好笑眯眯地故作神秘,压低声音道:“有一个办法,用钱!”
魏进贤大吃一惊:这世袭军官也能使钱吗?世袭军官是明朝一项特殊的政策,朱元璋为表彰开国的功臣的军功,将指挥等9个职位由武官世袭【1】;朱棣夺权后,又给予参加靖难的将佐以世袭武官的优遇。在此之后,历代因为军功,成为世袭武官的人数稍有增加,但为数相对少一些。
看到魏进贤有些摸不着头脑,魏忠贤也颇有得意之态:总算有压倒你魏神仙一头的地方了。这大概就是不拿架子的坏处了:虽然可以使你交到朋友,但是却丧失了权威性。世间的事就是这般有利有弊。
见到魏进贤还是有些不知所错。贾大岭见状接了一句:“就是行贿呗。”
“如何用钱?”魏进贤不由问道。贾大岭是粗人,以为给钱就行,可世上的事情如何那般简单。要知道明朝的军籍制度是十分严密的。一般来讲,卫所士兵的原籍都不在当地,一人为军,一家都世代为兵。一旦出现死亡、逃亡,就会在同族中的余丁替补,就算连这一族都没人了,还要回他的原籍,勾选远祖子孙中不承担军籍的另一支或垛集民户,将其民籍改为军籍,填补这个空缺。这一政策,造成无数人间惨剧。这就意味着,在卫所、兵部和原籍都有这个军户的档案。更重要的是世袭军官有自己专门的档案——黄与选薄,凡在籍武官升迁、降职、袭替等情况,都需要在内黄、外黄、正黄三个黄本中加以记载。因此,要行贿造假从一般老百姓变成世袭军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涉及到兵部武选司、内府印绶监、甚至地方政府,估计参与者要达数十人。绝不是想象中找个人塞一笔钱,就万事大吉的。
魏忠贤看到魏进贤依旧在狐疑,不由笑道:“本来这世袭军官也是非常抢手,只是现在各地卫所士兵逃亡大半,土地多被侵占,朝廷也越来越重视
喜欢登辽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