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远征漠北,东路汉军连去带回共用了将近三个月,从长安城外出发,最后又回到了长安城外。凯歌高奏,献俘阙前,天子阅兵,祭告天地,盛大隆重的郊迎仪式,终于宣告了此次漠北远征的胜利结束。
漠北大捷之后,匈奴单于远遁,在漠南再无王庭,亲眼看到今日情势,几十年来饱受匈奴摧残之苦的大汉军民,无不感到大快人心。
按照历来战争的规律,打完了就该谈了,谈得拢,则意味着双方接受了新的平衡,若是谈不拢嘛,接着再打!所以不久之后,作为战败方的匈奴,就派遣使者来到了长安,言卑辞恭地求和。然而,匈奴人提出的要求却让汉帝刘彻异常恼怒,对方居然还在要求和亲通好!
这个要求,说明了匈奴还是没有真正把自己摆到战败者的位置上,所以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就被刘彻断然拒绝了。相应的,汉廷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诉求,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尔乃夷狄,自应朝贡称臣!”
求和亲会遭到拒绝,这并不出乎匈奴人的意料之外,但是汉廷要求的朝贡称臣,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不但无法接受,单于伊稚斜还勃然大怒,下令扣留了汉廷派来的使臣任敞。消息传回来,汉廷上下也很惊讶,真没料到匈奴人在大败之余,竟然还能如此桀傲!当然,本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汉廷把匈奴使者也扣在了长安。
所以,若要认为匈奴问题已经解决完了,确实还为时过早。两边这一互扣使者,汉朝连平民百姓都人人看明白了,原来这个“人面兽心”、“不知礼义”的夷狄,到而今还没有被打服呢!既然如此,这事还真不能算完,全国上下还得备战!
当然备战归备战,大家的心里都是很笃定的,反正我们大汉有卫霍这么英雄的将领,犁廷扫穴,所向披靡,匈奴的左右二部都已经没有什么精锐了,就剩下单于自己,下一战,一定就是汉匈之间的最后一战了!
王师凯旋之后,接下来肯定是lùn_gōng行赏,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次陛下刘彻的封赏,却令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理解。
冠军侯霍去病益封五千五百户。他的麾下,新封侯的包括路博德被封为邳离侯,卫山被封为义阳侯。那两个匈奴降将,复陆支被封为壮侯,伊即靬被封为众利侯。至于李敢,则被封为关内侯,这是个比列侯低一级的爵位,有封户而无封国。
其他得到爵位或者受到重赏的,更是不计其数,早就封了侯的从骠侯赵破奴和辉渠侯仆多,也都各有益封。唯一的失意者是宜冠侯高不识,他此战本来有军功,可是首虏数目居然有多报,不但未得封赏,还被除去了侯爵!由此可见当时的军律是很严苛的,也可能是这个高不识的名字太不好了,难道真的不识数么?
骠骑将军及其麾下获得的封赏如此优厚,然而与此同时,大将军及其麾下却毫无封赏,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按照陛下的说法,这是因为西路汉军的战功未能超过战损。
战功未能超过战损?这可真是个令人费解的说法。首先军功律令里本来就没有这一条说法,再说军功总要先看总体的胜负吧?西路汉军明明是打胜了,明明是重创并击散了单于主力,难道不是有功么?再者说,大汉军律是按斩首数lùn_gōng的,西路汉军斩首一万九千,难道不是有功么?
要说刘彻对于西路汉军的战果不够满意,确实也不是找不到理由。因为左贤王部是被全歼了,所以陛下看待胜利的标准自然就提高了,连带着他肯定要怨怼卫青打得太保守了,估计他心里免不了要这么想,“大将军啊,你为何只派五千人一柄旋刀呢?”
还有,“你为何烧了赵信城就回师了呢?没看见骠骑将军搜索了方圆几千里吗?早知道你在漠北呆两天就回兵,还费那么大劲建立补给线干什么?”
还有,“你为何非要让李广去打迂回呢?他发脾气误了事,自己死了倒不可惜,但是那一万骑兵没有投入战斗太可惜了!如果当时战场上能多这一万人,单于说不定就逃不掉了!”
再者,情报工作是归属到大将军管的,战前情报上出了这么大失误,岂不让人扼腕叹息?“假如在漠北,被车悬阵网住的不是左贤王而是单于伊稚斜,那该多么理想啊!”
如上种种,都可以成为刘彻不够满意的理由。但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不够满意战果,他不应该全军上下都毫无封赏,——因为按照正常的思路,对总体战果负责的只有卫青一人,那么你可以不封赏卫青本人,但是他的下属,总还应该正常地lùn_gōng行赏吧?不然那一万九千的歼敌,功劳又落在哪里呢?
所以,刘彻这明显就是在卫霍两部之间搞不平衡啊!这么明显地区别对待,不就是在人为制造对立吗?这让人不能不联想到他当年那个“三子封侯”的老路数,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啊!
那么,为什么他会在卫霍之间用起了这个路数呢?
因为他在故意抬霍抑卫。
为什么他要故意抬霍抑卫呢?
因为他希望看到霍与卫的切割。
为什么他希望看到霍与卫的切割呢?
这个解释起来就要花点时间了。没错,刘彻心底里是一直十分爱重卫青的,也是非常清楚卫青对自己的一片忠心的,但麻烦就在于,如今有了个实在绕不开的问题,——卫青是太子的舅舅、是太子的保护人。
一言以蔽
喜欢汉家儿郎——冠军侯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