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我都有做的啦,只是我喜欢在屋里做,说话的时候容易做不好,大嫂你没看见而已。”季青燕吐舌。
她是谁?天师!
天师擅长符咒,靠的就是双手反应,她的手指历来灵活,又怎会拿不下针线?
她的针线自然过关的,只是不太会绣花而已。但她出嫁前也练了半年了,还能做不好小衣裳?
为了证明她可以,她将背篓送进厨房,洗了手就回屋去了。
只不过栓上屋门回了空间里,小雨和朱朱如今要守着阵法不能出去玩,也是闷得很,她回来陪她们也让她们开心一点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季青磊说起村塾里的热闹事儿,很是期待。
原来就在季青燕回家不久,十来个村子的村长和耆老代表就在王村长的陪同下到了村塾里,一方面是送学童束修、一方面也是参观新建的宿舍和饭堂。
当时新建时,附近村子都派了劳力过来帮忙,这才早早建成,晾了好几天了。村长他们到是第一回过来看建成后的模样。
而三位先生却是诧异不已,他们不说当先生多久,他们读书可是几十年学历,还是第一回见到合村来送束修的。
虽然只是一些粮食、咸菜、干肉、干鱼等农家人拿得出来的东西,但一家不多、一村就不少了,何况还有这么多村子?
最后三位先生只能腾屋子来放束修,心里却是一阵感动。他们拿着桃花坳的银子月俸,再收了各村的粮食,真是吃穿不愁了。
以后一定要更加尽心教导学童,才不负桃花坳和各村的敬重。
当然季青磊和小学童们自是不知道先生之想,只是看到来了这么多人,也就知道外村学童快到了,都在议论会增加什么样的同窗。
与外村等着来桃花坳的学童们心思一样,都对新同窗充当了好奇和期待。
不过村里没人来通知云家待客,而且季青燕也是吃饭的时候才知道,想来大家都去村长家吃饭了。
直到晚上下学,她才知道中饭竟然是在村塾款待的,因为是临时领命,张金氏很是紧张,可谓手忙脚乱,最后郑刘氏和李杨氏都去帮忙。
而王村长也叫了自家大儿媳妇过来帮忙,让人送了鱼和肉过来,再杀几只鸡,加上小菜,就是丰盛几桌。
这也是饭堂第一次开伙,大家吃喝之余也了解了饭堂以后对学童们的伙食标准,虽然不会每天有大鱼大吃肉,但小菜也要保证油水。
每天必须保证每人一个白水蛋,在此之外,早饭提供包子、馒头、豆浆或米汤、饼子、面条、蛋羹等,不会品种丰富,但要经常调换品种。
两顿正餐保证一荤一素一汤,中午和晚上不重样,菜单也是要经常调换品种。
这么一安排,在人多的情况下,其实只有几个菜,只是份量多而已,却容易操作多了。
下午各村满意离开,说明天上午就送人过来。王村长送走各村人之后不由苦笑。
在接收外村学子这件事上,村塾、村里并无油水可捞,只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尽自己的能力援助有心向学的孩子,这是一件大功德;另一个则是和各村巩固关系,以后收粮稳妥。
和天下的合作利益虽然还没有收到,但看得到,村里的生意刚铺开路,可不能在收粮的问题上掉链子。
第二天上午,各村学童们就坐着村里的驴车、牛车陆续进村了,他们家大人没有跟来,来的是村长和耆老、还有村里郎中。
大家按村为单位站队,接受了几个郎中为一组的看诊,确定无病情、病史的健康孩子就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进了村。
依次类推,孩子们进了村并没有安排驴车送去村塾,而是安排了桃花坳的少年们带队,领着一路走去村塾,也熟悉村里环境。
安排少年们有个好处,比安排大人要让这些大大小小年龄不一的学童们精神放松,少些拘谨。
袱,一路东瞧西望,先前带着紧张和不安的表情,慢慢地发现和自家村子也没有太大差别,大家聊天的气氛就热闹了许多。
大家分批前往,虽然路有些远,精神头却很足。到了村塾则由张元接着,先对照早就送上来的名单核对,按村分配了宿舍,一屋十个。
当初建校舍也是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更多人,建的是大屋,修的是大炕,而且是对炕,一边睡五人很宽敞。
两炕之间修了一排墙柜,墙柜一边五格,一人一格带了柜门和小锁,给他们放私人物品。
靠门那一面墙除了墙柜,离炕还有一段距离,则是一张桌子,放了茶壶和茶杯等小物品,另一头就是屋门。
两边都有窗子,屋檐连着抄手游廓,不用担心下雨浸水。
按季青燕当时的提议,宿舍就是睡觉的地方,平日读书、写字就在课室,不必搬回宿舍,也就节约了空间,没有浪费资源。
对于小学童们这样安排足够,又不是大书生们,需要更多私人空间和自由读书的场地。
因为后来修的是对炕,最后还腾出了两间空间,做了书架放进去,和天下捐赠的书籍摆放在里面,作成了图书室。
不过并没有摆放桌椅,依然是为了节约空间,读书也去课室,或者院子里找地方。如今还不缺课室,自然不要空着太多。
这一系列的安排已写入了宿舍管理制度中,张元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抄写了许多份,每屋进门的地方贴了一张。
在领学童们找各自
喜欢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