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会议开完了,大帐内的气氛轻松了些。曹震、张温等人出去吩咐事情去了,朱孟炯说道:“真想不到,兖州府的盛庸竟然真的能够在谢成手底下守住兖州城。他不会是大明又一代的守城名将吧。”因为允选择了信任朱济嬉,并且表现出了对于宗室一如既往的信任,所以这些宗室还可以相对轻松的聊天。
听到了朱孟炯的话,其他人都忍俊不禁。朱孟炯口中的守城名将自然指的是耿炳。名将这个词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前边加上守城两个字,就有些调侃的意思了。
允说道:“朕却毫不意外兖州城能够守住。盛庸不仅是守城很厉害,以后指挥大军进攻一样可以,算得上是大明曹震、张温他们下一代的武将中的重要一员了。”
在场的几个宗室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允会给与盛庸这样的评价。一个之前的履历乏善可陈的武将,就因为这一次守住了城池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评价?
允接着说道:“并且这次守城,不仅是盛庸的功劳,也是山分巡兖州道的参政铁铉的功劳,他们二人密切配合,才能够守住兖州城。”
有人更加不解:现在关于兖州守城的详细奏折还没有到,允怎么就敢这样断定一个参政也对守城成功有功劳?
这时有些人想起了允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的书架侧面粘贴的写着盛庸、铁铉两个名字的宣纸。难道是之前这两个人的表现被陛下看中了?有人这样想着。
不过没有人会就这样的事情向允求证就是了。
然后他们又聊了几句之后各自散去。不过允虽然一路快马加鞭的从京城赶过来十分疲惫,却没有马上就去自己的大帐,而是在其他人都出去之后,叫住了最后边的朱高煦说道:“高煦,你等一下。”
是的,即使在朱棣可能造反的情况下,允也没有让朱高煦留在京城,而是把他带到了徐州。另外,这一次允还让朱允也上了战场,只不过是跟随朱寿的右军打仗去了。
朱高煦停住脚步,转过头来说道:“皇兄叫我何事?”
允对他说道:“这几日你都沉默寡言的,可不像是你往常的表现。”
“皇兄也知道,因为四叔的关系,你有些不太好意思。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
“四叔是四叔,你是你,你自己不要将你们混为一谈,既然你没有跟随四叔一起,那么你就还是大明的郡王。”
朱高煦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说道:“皇兄,臣弟只是请求皇兄让臣弟带兵杀贼。”
允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然后说道:“那好,皇兄让你跟随曹震的前军出发,到济南、泰安去杀贼。”
之后他们又说了几句话,朱高煦回了自己的营帐,而允虽然也走向自己的营帐,但是在心中思索:朱高煦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不一会儿,允返回了自己的营帐,刚想要休息一会儿,这时一个随军的中书舍人对允行礼之后把几份奏报交给了允,并且说道:“陛下,京城的奏报。”
允只能强撑着疲惫的身躯接过奏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自己打开奏报仔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允笑道:“李仁干的不错嘛,粮草已经足够充足了严震直干的也不错。”然后他对一旁的中书舍人说道:“拟旨,嘉奖户部尚书李仁、工部尚书严震直。”
然后允继续看下一份奏折。这次的时候更短,允几乎是只看了几眼,就笑道:“太好了,这下子更有把握尽快平定叛逆了。朕要嘉奖他们。”
侍卫李波问道:“陛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更加有把握尽快平定叛逆?”不仅是他,其它的几个侍卫也有些好奇。
允却没有告诉他们,而是笑道:“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
同一日,菏北兴济县境内。
朱棣带着燕王三卫的大军行进在燕赵大地之上,虽然现在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但是朱棣仍然满脸都是汗水。
并且正在行军的燕王三卫的军队虽然阵型仍然整齐,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他们的步履已经有些蹒跚了,这证明他们已经很累了。
这时统帅骑兵的朱能驾着马过来对朱棣说道:“殿下,让大军休息一会儿吧,大家都很累了。不仅是兵,就连那些拉着大车的牲口也太累了。”
朱棣看了看行军的队伍,他当然也知道现在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累。
但是朱棣却说道:“现在不能休息,等到走到前边的那个小山的地方再休息。”
朱能无法,只能退下。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刚才朱棣指的那个小山附近,朱棣这才同意大军安营扎寨休息。
得到休息命令的士兵们放下手中的兵器之后就马上瘫倒在了地上,丝毫不顾地上可能有的石头,甚至有人被石头划伤了手臂也只是把手臂包扎一下换个地方放着就接着躺着。
各级军官们虽然也很累了,不过都强撑着身子让士兵们起来安营扎寨。过了有一会儿,他们才成功的把大多数人都叫起来,然后扎营。
最早扎起来的大帐自然是朱棣的大帐。等着大帐扎好以后,朱棣就叫上了自己的几个亲信来到大帐议事。
他们虽然都有马骑,但是骑马也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尤其是他们的还是连续急行军,所以大家也都有些疲惫。朱棣让人从车上卸下来几个躺椅,让他们都靠在椅子上休息,同时大家开始议事。
还是朱能说道
喜欢宗明天下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