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且慢。”宋问叫住他说,“我说的,殿下可以听一听。如能推广,有利无弊。”
众人便沉心听她说。
“早春多雨,而西瓜根细,极易造成大面积的枯萎病。且今年种了西瓜,得了枯萎病,那根须还留在土里,来年一样会传染。这种时候,有种技术,叫做嫁接。”宋问挠挠头道,“具体原理我就不和你们说了。单西瓜来讲,可以把它的幼苗,和根系粗壮的葫芦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西瓜的枯萎病,还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的质量。”
众人面面相觑,如闻天书。
冯文述道:“先生莫不是玩笑?怎么接?这西瓜是西瓜,葫芦是葫芦啊。”
“葫芦播种后十五至二十天,西瓜播种后三至五天,在葫芦幼苗上划一刀,然后把西瓜苗□□去。现在开始播种葫芦是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去找野生的,或者去别处收。”宋问简略说了一遍,道:“总之届时,我会来做指导。如今虽然已经过了立春,但仔细一些,应该还能有所收成。”
李洵怀疑道:“这……能行?”
孟为呼道:“闻所未闻啊!”
“你除了一句闻所未闻还会说什么?所以我让你多学一些,谁让你那么愚钝。”宋问面上嫌弃,嘴上吹大话道:“在江浙,这技术都已经量产成功!今年入夏,让他们运进来给你们尝尝!”
她相信牛二一定不会让她失望的。
嗯。
孟为多次被她痛批,终于学乖了,不再和她抬杠。
唐毅犹自思索。反正他是不相信。
这事若是真的,早该引起轰动。
哪有切一苗接另一苗上还能活的道理?
难道将一个人的手接到另外一人的身上,也能再长出来?
无稽之谈。
唐毅再次深信。
此人,果然有病。
众学生却是半信半疑。
主要是未得事实佐证之前,他们不想被骂了。
宋问叮嘱道:“还有,把你们堵着的那孔给通了。”
老汉道:“早便通了。”
众生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情况。
“那……”孟为试探道,“若是田地一事得解,这事也算是完满了?”
虽然究竟解没解,还是一个迷。
“这便完满了?”宋问恨其不争道,“查缘由查缘由,查出便好了吗?你考试考试,难不成审完题就算答完了?”
唐毅直接离开。
是,他应该忙得很。他还有许多事亟待处理。
宋问眼一斜,忙追过去道:“诶,殿下!殿下别走!殿下你得把我顺回去啊!”
宋问走了。
孟为笨头笨脑,还在原地懵道:“题是什么?题不就是……这个吗?”
李洵解释道:“先前先生问的是。‘若风调雨顺,却颗粒无收。朝廷尚未查出缘由,暴民却聚众闹事,打伤官吏,该当如何?’这分明是以朝廷的立场问的。你我皆是应科考生,来日难免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证明暴民非暴,查清枯苗缘由,不过只是第一步而已。尚未处置,如何算解?”
众人如醍醐灌顶。
随后又一阵疲惫。
连日奔波,该不会……还只是一个开始?
李洵敛袖:“走吧。事已分析清楚,各人回去用心写篇文章,明日交予先生。别再让她小觑了。”
众生精神一震,热血重燃。
是,的确该让她明白,他们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
李洵回到府中,就钻进书房。开始查找过往文书,随后参照判案。
几番提笔,多次思量,总算写完一篇。
又拿着细细看了几遍,稍做修改。怕叫宋问找出一丝瑕疵来。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洵儿。还不用饭?”御史大夫李伯昭推门进来,说道:“听闻你最近对城门一案诸多关注。今日还出城了。”
李洵起身喊道:“父亲。”
李伯昭抬手虚压,走到他桌旁,问道:“有何看法?你觉得谁对谁错?”
“村民出手打人是真,县衙不听民诉也是真。各执一词,皆不可全然取信。”李洵垂首道,“双方各有苦衷,然,无一方是对。”
“哦?”李伯昭有些高兴,“你既有这样的见解,说明你是的确上心了。”
李洵实诚道:“多亏先生提点。”
李伯昭:“先生?哪位先生?”
李洵道:“书院新从江南请的先生,名宋问。”
李伯昭:“你写的什么?”
李洵两手呈过:“略微见解而已。”
李伯昭拿起,阅览了一遍,颇有意味的笑了笑。
李洵不明所以:“父亲?可有问题?”
“写的已是不错。”李伯昭道,“你拿去问问你们先生,让他看看,可有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换封
喜欢第一科举辅导师!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