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这是一片林子,在草地上有三头牛正悠闲地啃着地上的嫩草,时而摆摆牛尾,时而晃晃牛身,时而追逐嬉闹,好不快活。此时正是巳时,高高的太阳散发出火热的光芒,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下来的却带着些清凉。旁边的大石上传来略显稚嫩的念书声,声音虽然稚嫩,腔调却显得成熟,让人不绝感到怪异。
仔细一看,大石上躺着一个童子,这童子最多不过十四五岁,穿着一身宽大而不合身的青布裤褂,头发集成两束,分别用红线盘于头顶两侧,装束简陋却不失整洁,应该有着不错的教养。此童两眼清澈,眉梢平齐,鼻头挺立,倒生了一张好俊的相貌,似乎出处不凡,但又装束简陋。这童子名叫刘渊,是此地县令刘荆的长子。
忽然,刘渊翻身而起,喃喃道:“隅中快要过去,很快便是日中,还是快快回去吧,不然母亲又该担心了!”说完,不知从哪里拿出个中空的小木头放到嘴里,“哔——”的发出清脆的响声。旁边三头牛中最大的一头从中走出,来到刘渊近头。只见他轻轻一跃便到了牛背上,“大妞,回去!”童子叫道,“哞哞——”,大牛发出一声声响,载着童子上路了,两头小牛听到声响也跟在大牛的后面!
三牛一童就这样一摇一摆的俞走俞远,而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陈留国,又称陈留郡,属兖州刺史部。领17县: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仪。全郡总面积64.7公里,人口约3.2万人,耕地面积7000亩,由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竟亩产粟米3.2石,是兖州重要的粮库。其中又以陈留、小黄、雍丘、襄邑、济阳、浚仪六县为最,基本能达到亩产粟米3.5石。此六县均有在年初设粮祭,并在粮祭过后,对各村里的亩产进行评比,对亩产前三者进行奖励,分别授予头名村、次名村、近名村村衔,而获得村衔的村里在来年税收上将适当减少。
别小看这税收减少,要知道,虽然高祖皇帝时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到了文帝、景帝时又再次减轻田租,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成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但是随着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赋税收入的种类,也由汉初的田租、口赋、更赋、关市税、山泽税等几大项,扩大到武帝时期的人头税、财产税(收益税)、消费税、专卖收入等很多类,税源之多,税目之广,财政的充实,是西汉以前各代所不能比的。赋税的对象看似从百姓身上转移到了商贾世家,其实却不然。商贾们为了补偿自己在赋税上的损失,勾结大量官吏,私自抬低物价,又高价卖出,甚至还控制农业工具的买卖。百姓为了饱暖又不得不买,很多百姓也就勉强生活罢了!所以每年粮祭是六县头等的大事,关系到来年生计!
济阳县城,城门。一队身穿皮甲,手持长枪的县史正把守城门,维持秩序。“莫推挤,各村里正前来报表,待核实人数再一一入城!”其中一县史正手持短刀,威风凛凛。
此时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可谓热闹非凡。三五成群分成数十团,每团约有十数人,披麻衣背挑架者有之,上襦衣犊鼻裤者有之,围布裙提竹篓者亦有之。人人面带喜色,相互交谈,热火朝天!
“匡三,你家收计如何?”这是一个大汉,麻衣卷褂,身上还有未来得及擦去的泥土,显然是刚下田不久。
“托皇天上帝、太祖庇佑,去年风调雨顺,加之前年养肥之田,总算是满足田租,还略有余粮供吾家度过今年,只是小儿就已过及束(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这求学之事却着实难办啊!”匡三,襦衣犊鼻裤,手提竹篓又背了个背架,却是喜忧参半。
大汉叫吴夫,听了匡三的话也皱起了眉头“是啊,吾家小儿也没着落,这可如何是好啊!”说完就不在说话。
俩人正苦着脸,旁有一脸瘦肤黄,手持斑鸠手杖的耄者近身来“匡三、吴夫,可是为了令子求学之事忧愁?”
吴夫、匡三见到耄者连忙屈腰搭手施礼,“张老安好!”。(我国西汉时期就已规定了尊敬和扶养老人的法令。《王杖诏书令》。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授予一种顶端雕有斑鸠形象的特制手杖——“王杖”。持有“王杖”的人,享有各种社会优待,例如,他的社会地位相当千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小官吏,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都要定为大逆不道的罪名而被处以斩首之刑。)
“安好,安好。”老耄扶手轻摆,“你等是否为此事忧愁?”
吴夫、匡三知张老耄年高识广,这么问定是有心相助。俩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忙转过头来再次施礼“请张老指点迷津,小辈日后必有相报!”
“不必如此,吾又岂是图你等恩报。吾问你等,可知神童刘渊!”张老耄答道。
匡三疑惑,吴夫却立刻惊呼“可是济阳县,县令刘荆
喜欢右手异变在西汉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