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屯守的三万张绣军主力深夜开拔出营的同时,守备城池的十万张绣军也突然被各自所在部曲的统兵大将紧急召集起来,被宣布了反曹举事的号令!
城内的十万守军,大多是淮南本地人,或者汝颖一带人。这些人早就对曹军憋着愤恨,此刻一听说要反曹举事,根本不需要将领动员,一个个嗷嗷的就要杀进城内。
不说蕲阳之战,这些淮南汝颖子弟身边折戟了多少同乡亲人,曹军来到淮南之后,他们的家人日子就没好过。
一,就是因为曹军的军纪问题。因为曹操对青州兵的宽纵,加上其他曹军部卒的有样学样,目前曹军的军纪令部分曹军将领都十分汗颜。
相比原因一的直接性,原因二才是如今淮南人不容曹军的根本原因——旱灾和饥荒的问题。
淮南本就粮食供应紧张,但是因为张绣当政后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提前修复水利、屯田、粮食计划经济等等,勉强可以撑到来年开春。但是如果再起兵灾的话,却是连这个冬天都很难熬过去。
这也是张绣为什么选择在外线的汝阴决战而不是坚壁清野在腹地寿春决战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曹军一旦深入淮南,那么汝阴和九江的屯田就至少损毁七成,来年饥荒势必会延续。
自从曹军来了之后,捉襟见肘的淮南粮库就得多支应几十万人马的开支。虽然曹操也从后方调派粮草,孙策也贡献了不少粮食,但是缺口仍然很大。为此曹操果断废止了张绣的粮食计划经济,就算是这样,曹操也不得不只留下了十五万曹军在淮南。
于是,原本还能够果腹度日的淮南民众当下就陷入了饥荒不能自拨,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剧呈直线上升。
自古官逼民反,对曹操绝望的淮南民众自发揭竿而起,九江郡内就有上万暴民攻占了一个大县城,将城内所有官僚统统下锅煮了当口粮。
但是最后还是被迅速扑灭了,奸雄曹操自然不会派自己的部卒去平定暴乱,而是派遣张绣去讨伐。
张绣本来就是九江太守,平寇将军,应付九江的暴乱他当仁不让啊!另外这也是给张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嘛,以表示他对朝廷的忠诚嘛!
张绣倒是没有犹豫,只用了半个月就解决了暴乱,淮南民众见唯一的指望都为为虎作伥了,哪里还有反抗的想法。
但是也有坚持斗争的。在距离寿春较远,地势较为复杂的庐江郡,当地人陈策聚众数万,占山为王,当地守将陆勉征讨不成反大败。曹操一不放心张绣领军去山高皇帝远的庐江,而又不敢派出太多自己的军队去庐江,而使得在九江的曹军数量下降到可能被张绣掀翻的危险程度。
尽管淮南的局势比之张绣当政时期动乱很多,但是狠人曹操到倒是不甚介意。试想当年,征讨陶谦的徐州的时候,我就因为军粮问题,屠杀了大半个徐州上百万人口,泗水河都被尸体堆得堵塞。现在只是不给你们这些屁民发放粮食,让你们自生自灭总比我屠城好的多吧?
……
眼见自己的亲人乡人就这样被曹得上演一幕幕人吃人的惨剧,甚至自己被逼做镇压屠杀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早就憋屈不已的淮南兵对曹操、对曹军的怨恨是极大的。
今夜除夕夜,你们吃着我们的粮食,糟践着我们的妻子儿女,拿我们的软弱做笑料,试问我们还能忍?
所以一听到举事的号令,一个月前还惧战畏战的淮南兵们争相请命杀入城区,抓住那些杀千刀的曹军,尤其是那些披着虎皮的狼——青州兵,大卸八块不足以泄我心头之恨!
最后,寿春四门各自只留下五千士卒坚守紧要处,封锁城门城墙一线,分别由刘辟龚都雷薄陈兰四员将领镇守四门。
其余八万士卒,分作四队。第一队由大将高顺统领,自北门直击青州兵所在居民区。第二队由大将纪灵统领,自南门杀入城区,直击普通曹军所在地。
第三队由原振威中郎将李通统领,从西门直入,负责切断南北曹军联系。第四队由大将张勋统领,从东门开拔,配合高顺和纪灵夹击城内曹军。
四队人马,以通鼓和火烟为号,一齐杀出,各自进入战斗位置或者区域,剿杀一切看到的曹军,不死不休!
……
远远看到东西南北四门都升腾起了火烟,张绣府邸严关的铜门缓缓打开,张绣一身戎装,带着身后数十武威营亲卫走出府邸。
早有仆人从侧门牵出战马,张绣不多言语,跨步上马,接过身后周仓递上来的头盔带上,纵马驶向寿春宫的方向。身后数十武威营亲卫紧紧跟上。
寿春宫前一个十字路口,一队曹军士卒举起手中刀枪拦在街道中间,领头的什长正要喝声盘问,一支黑箭就从张绣马队中射出,直中那什长咽喉。
纵马在张绣左侧的曹性放下了劲弓,但是身后的数十武威营亲卫却是朝前举起了小型弩箭。
一阵嗖声过后,只剩下那十余曹军的惨叫声。
张绣等人停也不停,直接从这些曹军士兵身上踩踏而过。
什么日内瓦公约,什么对敌军尸体应保持起码的尊重观念,此刻已经在张绣脑海不复存在。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人,就必须适应这个时代铁与血的法则。
人还是现实一点好!
……
“你就是邹氏?”
寿春宫后宫,曹操托起了邹氏的下颚。
邹氏并不因为曹操的举动而有任何的不快
喜欢锦绣三国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