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高的周围都是铁杆和竹竿围城的建筑, 据说是正在盖的大楼, 看那样子,等楼建成了不知道多高。被绿色的网状东西围着, 看起来像长着四方行的“绿山”。
“这样爬楼梯不是很累?”两个没住过楼房, 也没见过这么高的建筑,不知道世上有电梯的这个神物, 事实上内地基本还没有出现电梯这玩意, 盖得房子就几层高, 基本走楼梯, 就是传说中的筒子楼。
从现有的景物可以看出,这里原来真就一个小镇。因为一边机器轰隆轰隆的盖高楼,在特区的边上还有一些低矮的房子没有拆除, 那房子看着和村里有些人家住的没两样。这是还没有开发到那里去了。
“速度好快, 才三四年, 原来的荒村, 人口都跑到海对面去差不多了,现在一看, 盖好和正在盖的楼房群拔地而起,就好像把高楼插到西坎村中间那样神奇。
有的新建筑物已投入使用,有的正在杨土挖坑,一片忙碌的景象,欣欣向荣。
两个精力旺盛的男娃,一整天就在能转的地方转,看到有一片盖得一模一样的一栋栋高楼都傻眼了,怎么楼房这么高这么密?
“这多少层,有多少房间啊。这么多栋能装很多人了吧。”心想要是让看不惯的村里人过来绝对会迷路,分不清哪栋是哪栋的,因为每一栋楼都建一模一样,除了标的数字区别外。
还有盖得宽宽长长的白色“房子”,还有大烟囱冒着黑烟。这些“大房子”前面有宽的跟晒谷场一样的空地,上面停放很多的自行车。
汪旋说,“这难道是什么单位么?”因为是他俩瞎逛的,没人给他们介绍。记得县城里有些单位工人多些的,就都住一个地方。
只见铁丝网围着的大门写着两排大字,有来来往往的货车和人,两人试着走进去看,没人赶他们。只见上面果然写着来料加工和承担组装等字样。
“原来这是工厂啊?”只是这个厂子很大啊,看占地面积可知,而且这建筑的周围几乎都是类似的建筑模样,应该也是某种加工厂或者生产什么的厂子。
总之很多大卡车拉着满满的货,就是不知道要送到何处去。两人走大半天,连那条隔离线都去参观了下,这是把特区内和非特区做了区别,区外还是原来安静的荒凉的渔村,区内正在杨土建造新的城区。一线之隔,气氛完全不一样。当然也只有他们两个没头苍蝇一样的人才会有兴趣来瞧这一圈没趣的隔离铁丝网。
两人好容易找到最热闹生意最火爆饭店吃饭,跟着刘元两年,现在两人在外面很多场合都不会露怯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这家饭店也不高档,看吃饭的人穿着也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可是人这么多应该是物美价廉,并且是习惯在这里聚餐。这里就是收集消息的最好地方啊。
可是,“这些人,都讲当地方言,我们听不懂啊。”实际上两人私下相处,基本上也讲自己家乡的方言,在学校讲普通话,但自己家乡的方言和书本上读的普通话发音是差不多的,所以学起来不难。
现在他们根本听不懂,怎么打听消息?想了很多的困难,忘记了语言沟不通这一点。
在挤挤挨挨的饭店大堂上,两人找一张两人座位的桌子坐下,也没有急着点餐,耳边嗡嗡的交谈声,看得出来每一桌子的人开始是想低声的,但是说话的人太多了,都形成了回音,然后如果不大声点可能对方会听不见。这样大堂里的声音就一浪盖过一浪,最后说话基本靠吼。
听不懂别人的话,让他俩万分的不自在,就好像耳朵被塞了棉花一样,有听没懂。
“雷猴。”
两人抬头就见一个十几岁的黑瘦的少年,穿一件蓝色旧衬衫,学者大人的样子衣摆插进裤腰里,松松垮垮的。见两人没有回答,他又跟他们又说了几句方言。
“…….”
“…….那个,我们听不懂。”狗蛋尽量说得慢一点。“你会说普通话么?”
“会啦会啦,能说的~。”
“咳咳咳”狗蛋听他有些别扭的拉得长长轻轻的普通话真不习惯,不过老天保佑,总算能沟通了。
“你们吃什么?”即使很别扭,可这位小哥很尽责尽职。
“我们看一下菜单?”
“没有菜单啦,我读,报给你啦。”
两人点了两个菜一个汤,然后拉着人家小二哥说话“你看我们听不懂这里的语言,你有没有认识的导游,或者当地人,我们…….”
“摇噶。我ji,这里很多眼(人)来进货,外地眼了。我们鸡(知道)哪里的货最靓,价钱最好砍了。带路费不贵啦,只参观商场购物一天三块了,去找厂子拿货五块了。如果找靓货帮砍价量大一天五十啦。”
这么贵?家乡现在很多工人工资也没多少,这样算来,当地人这么干很赚钱啊。不过“行啊,介绍好的导游来了。”狗蛋掏出一元递过去,也学着少年的腔调说。一元钱不少了,白给的,谁会嫌弃。少年知道,这特区里的很多孩子都做这个,要是被别人给抢去了,他们又错失了好机会。
少年露出白牙,“等着,先给你们点菜,一会就来。”
“真是,一块贵地能养活那片土地上的人,这话是没错的。你看这些人,不说工作的收入,就是这些外快都够多了。”他们那里很多好孩子就没有这个机会,长大了继续父辈的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很苦,过得未必比人家这里的
喜欢七零小当家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