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就到了淳熙十七年的年底。
在这一年里,大宋有了明显的中兴迹象,赵眘坐在皇帝宝座上,随着各种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来,赵眘又燃起了年轻时候的那种豪情。
本来赵眘在淳熙十五年就萌生了禅位当太上皇的意思,原因是验看北伐无望,一年又一年的勤政换来的依然还是一个守成的局面,这样的日子久了,年纪一大,来日无多,也就越来越灰心,有道是哀莫大于心死,大抵就是赵眘那时候的心境。曾几何时,赵眘真的准备找个适当的时机,干脆交班给儿子赵惇算了。
不过,每一个时代总有不世出的英才涌现,就在淳熙十五年,冥冥中好像是上天的安排,让茅庚给大宋带来了一份惊喜,然后,大宋忽然之间就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在短短一两年间,一个一个奇迹涌现,让赵眘有点目不暇接。而今,赵眘可以断定,即便不能再自己的有生之年北伐成功,在大宋下一个皇帝手上也一定会收回中原故土,甚至将会包括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
如果说,此前大宋对金兵还十分忌惮的话,那么,在茅庚发明了火炮之后,局势就发生了变化,所谓“攻守易势”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自从有了威力惊人的火炮,大宋便隐然从军事劣势转为了军事优势。而随着火枪的问世和逐步装备军中,可以毫不讳言,在军力上全面压倒金兵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取下台湾是在海上攻略上跨出了一大步的话,那么,在占据吕宋这个大岛之后,赵眘就意识到,这个世界原来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而且,从道义上看,相较于那些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大宋的文明领先程度的确可以称得上高山仰止,拿报纸上时髦的话来说,大宋有责任领导未开化的原住民走向文明。从这一点来看,大宋完全是师出有名,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此之谓也。
由此看来,即使从大义的角度,大宋在取下吕宋之后,若真像那些迂腐之人建议的那样退兵,放任吕宋土著自生自灭,那绝对是不负责任之举。大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大国,是决不能干这种始乱终弃的行径的。
但问题又来了,对于吕宋采取什么样的治理办法,显然值得斟酌。如果在以前,不用说,多半还是羁縻的那一套,就连琼州那里,至今还是那么个状态,凡是黎族所居,一概都沿用羁縻之策。不过,台湾在一年半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改土归流,这显然值得借鉴。当然,最闪亮的还是高雄特区,这个“特区”取得的成果实在是十分特别,十分耀目,以至于在赵眘的心目中,有了一种假设,要是多有几个这样的特区,那大宋又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特区在这一年半里,消化了两万五千厢军,为朝廷省了两百多万贯养厢军的军费,而且这是长期效应,以后每一年都能节省下一百五十万贯军费。至于减少厢军会不会影响大宋抗衡金兵的总体军力,这一点当然无须杞人忧天,大炮和火枪在这个时代就是无敌的存在,如今在大宋军中已经陆续装备了上百门大炮,以及上千支火枪,而且岳琚已经调回临安,指挥火器卓有成效的陈玉杰也随军到了临安,相信随着时间的演进,大宋的火器部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凭借一批批精兵强将,就等某一个时机到来,那时便能一举扫灭金兵。既然如今走的是精兵之路,大宋那些靡费军饷的厢军还可以继续裁撤。
除了在军器上的贡献,特区对于国库的贡献也令人惊喜。
朝廷的水泥生产盈利惊人,在产量一再攀升的情况下,特区水泥的生产产量达到了十七万吨,一吨水泥价格十五贯,营收达到了二百四十五万贯,盈利超过一百万贯,仅此一项,就足以抵掉当日攻取台湾的所有投入。特区水泥还在继续扩充产能,而福建、临安、四川的水泥厂也在陆续上马,届时将会为朝廷赢得更高的收益。至于时表,营收竟然达到了想象不到的四百二十多万贯,盈利更是超过三百万贯。这还没有计算台宋海贸的收益,加上台宋海贸三百万的收益,赵眘没有理由不高兴。此外还有辛弃疾主持的铜、锌、锰开采,也跟特区息息相关,辛弃疾这里也消化了两万厢军,还赢得了两百多万的盈利。
大宋皇帝赵眘有理由感到高兴,跟大宋皇帝比起来,茅庚赚的钱一点也不少,玻璃、肥皂、火柴、化妆品、制药、造车造船都是盈利大户,加上穿越界女士来到特区之后新上的香水、纺织时装项目,当然还有股票上的投机收益,统统算起来,茅氏集团的收益超过了六百万贯。
话说回来,在这一年里,茅庚遇到了穿越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因为忽然之间又来了一帮穿越者,猝不及防的茅庚一度极为紧张,但危机很快就过去了,穿越者结成了穿越界同盟,同盟制定了先来后到的优先原则,茅庚有幸成为本时空穿越界的最高领导,然后,穿越界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当然,在茅庚的心目中,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在以后的日子里,一些不安定的变数陆续在演绎。比如说,卢易见就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变数,这小子如今到了临安,貌似在朝廷混得不错,谁敢保证这小子异日得志之时,不出什么妖蛾子呢!再说罗德曼这老外吧,老是嚷嚷着要去澳洲,真是不消停。
克拉地峡那边,马奋和韩焕章那几个带着一帮来自多
喜欢大宋新梦请大家收藏:(m.fubook.win),腐书网更新速度最快。